第九十章 闯王势大 上_吴三桂新传
笔趣阁 > 吴三桂新传 > 第九十章 闯王势大 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九十章 闯王势大 上

  穆人清听到三桂对李自成在治理天下方面所发出的质疑,不由的肯定点头道:“闯王乃是由贫苦出身,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懂得天下百姓的疾苦。一旦他得了天下,必定会善待天下百姓,使人民安居乐业,局面绝对要比如今好的多。”

  三桂点头道:“在下承认李自成近年来对部下约束甚重,且对待各地的百姓也比较友好。但这又何尝不是他借以收买人心的权谋?正如前辈所言,正因为他出身贫苦,从未尝到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奢华生活,因此在他得到后才会更加的珍惜不舍。在下敢断言,李自成一旦得势之后,首先想到的绝不会是天下百姓,而必定会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至于他的那些部下,当然会随着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前辈如若不相信在下的话,那我们可以冷眼旁观,日后定有分晓!”接着顿了顿又道:“至于方才前辈说他更加懂得天下百姓的疾苦,这点在下也承认。可是纵然他懂得这些又如何?他本身便是个目不识丁的粗人一个,如何知晓孔孟礼仪?又如何懂得治理天下?”

  三桂这一番正义凛然的说辞直接从李自成的根上出发,让众人清楚他虽然有夺天下的能力,却没有治天下的水平。

  穆人清等人虽对江湖上的一套了如指掌,但若说起治国之道,哪有三桂分析的透彻明白!当下穆人清有些哑口无言,怔了半响才反应过来道:“就算闯王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但他的部下当中定会有这方面的人才。如此闯王一样能治理好天下!”

  这番话说的明显有些牵强,三桂不由冷笑道:“既是如此,那换作任何人都可以当皇帝了,又何必非他李自成不可呢?”

  这下穆人清再也说不出什么有理有据的话来,只是沉吟不语。似乎在苦苦琢磨三桂的话语。这时一旁的木桑道长上前劝解道:“老猴你何必非要替那李自成辩解,依我看方才吴总督说的一番话很有道理,别看他李自成如今这般仁义,谁知道日后得了势会变成什么样子?有史以来天下间这样的人难道还少了?”顿了顿又道:“虽然贫道我一向不关心国事,但也分得清这其中的利害。他闯王李自成纵然势大,也只是在国内如此闹腾而已。杀来杀去死的终归都是我汉人,而吴总督十几年间却杀了十几万异族鞑子!如果天下间没有李自成,那顶多会被其余的义军首领替代,但如果没有吴总督,哼哼,恐怕大明这大好河山早已被满清皇太极所侵占。因此两者孰轻孰重,贫道想在场的众位心中都十分明白。你老猴又何必执迷不悟?”

  穆人清听了仔细一想的确是这么个道理,李自成与吴三桂都乃是这天下最杰出的两个大英雄。二者难分仲伯,只不过吴三桂一直身处关外,因此才会让人产生他不如李自成的这种错觉。实际上如要单论功绩,吴三桂实是要胜过李自成许多。

  这时袁承志也走上来道:“师傅,我也认为吴大哥说的对。满洲鞑子凶残狠毒,全靠吴大哥全力支撑,否则我们这汉人的天下都要被异族所占了。”他这番话说出来,一方面是因为和三桂亲密的关系,心底当然会向着三桂。另一方面也是从侧面突出他父亲袁崇焕的功绩。而吴三桂可以说完全是袁崇焕的另一个翻版,只不过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所做的功绩都要胜过父亲一筹。因此他可不希望李自成将父亲与三桂比下去。

  穆人清虽已被众人说动,但他也是极爱惜脸面之人。如果立即改变立场,怕别人会笑话自己。因此他采取了一个不偏不倚的方式,缓缓道:“吴总督纵横沙场多年,早已是我大汉江山的一根擎天柱。对吴总督说出的话老夫一定会深记于心,绝不敢违背。”说完回头对归辛树夫妇吩咐道:“方才老夫要你们夫妇所做的事就此作罢,今后你二人无论要支持谁老夫绝不再干预!”接着又对大徒弟黄真、小徒弟袁承志道:“你们也是一样,今后只要不干违背江湖道义之事,老夫也绝不干涉!”说到这里摇头苦笑道:“至于老夫,还是回华山之上精研潜修去吧!”说完向众人道了一声告辞,就那样头也不回的飘然而去了。

  熟识他的人如袁承志者,知道穆人清此举并非是因恼怒之下拂袖而去,而是一时抹不开脸面借机躲离众人而已。因此他们虽然见师傅就此离去,但却并未感到有何不安。

  见穆人清已走,木桑道人也呆不住了。忙向三桂施礼道:“吴总督,贫道也不久留了,告辞!”说罢便也要就此离开。

  三桂见状忙将之拦住道:“道长慢走,在下还有话要对你讲!”

  木桑道人连忙停住步子,回头诧异道:“不知吴总督还有何事吩咐贫道!”

  三桂道:“不敢,只是方才忘了告诉道长,前些日在下曾在辽东见过令师弟玉真子。”

  木桑道人闻言不由哦了一声,双目中露出两束精光。急忙追问道:“敢问吴总督您与他在什么情况下相见的?他怎么会在辽东出现呢?”

  于是三桂将那次与玉真子会面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叙说了一遍。

  木桑道人听后叹了一口气,道:“我说怎么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了,没想到他竟然跑去辽东充当起了满清鞑子的爪牙。唉,我铁剑门出了这么一个欺师灭祖、助纣为虐的孽障,贫道实在是愧对先师啊!”接着他对三桂正色道:“吴总督,贫道这就赶往辽东,无论如何也要清理掉这个师门败类。否则,如让他继续这么为虎作伥下去,贫道将无法面对天下苍生!”三桂见木桑道人甚是激动,忙制止道:“此事不劳道长,那玉真子身处清军大营之内,你孤身前去实是九死一生。再者说而今那玉真子武功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况且此人天性残忍,而道长则以慈悲为怀,心中还始终顾念与他的师门之情,如此一来道长将必败无疑。因此在下奉劝道长还是不要前去,免得平白丢了性命。至于此人,在下暂时放他一马,如若他日后再做出伤天害理、惨绝人寰的事情来,在下将绝不容他再存活于世上。为此特意和道长说明,希望道长不要再与他顾念同门之谊!”

  木当道人听到这里点了点头,怅然道:“贫道明白了,如此那孽障就交由吴总督处置了。贫道谨代表铁剑门向吴总督表示谢意!”说完向三桂合十行礼。

  三桂忙上前将他制止,随后木桑道人便即向众人告辞。接着回过头黯然离去。

  这时归辛树夫妇也上前向三桂行礼告辞,三桂抱拳还礼道:“在下听说贤伉俪的独子身染重病,如今正在四处访寻名医。在下这位师兄倒是对医术有些独到的心得,不知能否替二位诊断一番?”说完目光诚恳的望着归辛树夫妇。

  二人听到三桂如此说,立时精神一震。虽然说二人对三桂的师兄不甚了解,但此话乃是由名震天下的三桂所说,料想也差不到哪里去。当下二人连忙不住口的道谢,随后命徒弟将孩子给洪安通抱过来观瞧。

  洪安通也没有犹豫,将那个骨瘦如柴的孩子接到手中,随后搭在他的脉搏上面认真探察。归辛树夫妇则屏住了呼吸精神紧张的紧紧盯着。

  半响,洪安通放开手,说出了他来到此地的第一句话:“这孩子是受了很重的胎伤,想必是在怀着他时和人动过手,以至于伤了胎气,导致孩子在胎里就受了内伤,现下已经发作出来。”

  这番话讲出来,归辛树夫妇不由的面露狂喜之色。因为洪安通适才诊断的结果与他二人遍访而得的名医讲出来的结论相同。这更加证明了洪安通此人的确有其真才实学。

  归二娘爱子心切,连忙问道:“不知他可还有法子医治的好?”

  洪安通点了点头,道:“这种胎伤虽然千不一活,但只要有适当的灵藥,再加上我独特的换脉**,相信令公子应该能够痊愈如初!”

  归二娘闻听此言顿时喜极而泣,不由的回头看向丈夫,只见归辛树此时也激动的脸色通红。归二娘连忙追问道:“不知还需要什么灵藥?”

  洪安通答道:“千年茯苓,再加上成了形的何首乌就可。要不然千年人参、灵芝仙草也行。”

  归二娘听了不由得当场呆住,喃喃道:“这些东西都乃是世间罕有之物,等我们夫妇猴年马月将他们找到,估计我的孩子早就已经…”说到这里已经轻轻的抽泣起来。归辛树也是面色凄然。

  三桂这时来到两人身前,道:“放心吧,吉人自有天相,在下相信令郎定能够痊愈如初,二位不必如此悲戚。”

  归辛树夫妇此时虽然已对独子的病情不抱任何幻想,但三桂既然已经开了口,二人也不能失了礼数。当下连忙向三桂及洪安通道谢,随后向众人告辞,带领着徒弟们匆匆离去。

  此刻只剩下袁承志和另外一个叫做青青的女子,另外还有一个哑巴守在一旁。这时袁承志见已经没有了外人,忙拉过青青向三桂作介绍。接着又对三桂道:“吴大哥,你们何时回辽东战场?我能否随你们一起去?我父亲虽说是由崇祯下令处死,但起因还是在鞑子皇帝身上。我身为他的儿子,定要为父亲报仇,亲手杀了皇太极!”

  三桂点头道:“你的想法虽然不错,但要切忌鲁莽冲动。皇太极身为满清皇帝,其住所的防护尤为严密,而且他身边还有玉真子这等高手护驾,要想独自去刺杀他绝非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此事也并非不可能,还要等我们回到山海关后在进一步商议才行。”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wz.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wz.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